-
戴維·阿德勒&斯蒂芬·韋特海姆:我們應促進國家間的合作,而不是讓民主峯會割裂國際社會
【集運大件】
民主體制早已年久失修。在過去四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嘲弄了民主的準則和規範,加速了美國民主制度的衰敗。我們並非個例:一場全球性的清算正在襲來,各國的威權領導人正試圖利用這種失信和失敗為己謀利。
為了扭轉這一趨勢,當選總統喬•拜登提議召開一次民主峯會。他在競選時將這種峯會描述成“重振自由世界各國精神信仰和共同目標”的機會。隨着美國再次將自己置於“上座”,其它國家也就能各就其位,開始行動擊退民主的敵人了。
但這次峯會不會成功?它是一件太薄又太鈍的工具。儘管此次峯會可能成為一個有用的論壇,能在金融監管和選舉安全等領域起到協調政策的作用,但它很可能會推動美國的外交政策繼續沿着失敗的路線走下去,將世界分成敵對的陣營,使對抗優先於合作。
如果拜登真要兑現他“迎接21世紀挑戰”的承諾,他的政府應避免重現20世紀的問題。只有減少對“民主世界”以外國家的敵對情緒,美國才能拯救其民主,併為其人民帶來更深入的自由。
本文近日刊載於英國《衞報》
這次民主峯會假定並強化了自由世界與其它國家的分裂。它復活出了一張思維地圖,這張地圖是在8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美國外交政策制定者們首先繪製的。“這是奴隸世界和自由世界的鬥爭,”副總統亨利·華萊士在1942年這樣説道,他呼籲“要在這場解放戰爭中取得徹底勝利”。
但我們早就不在華萊士的世界裏生活了。我們這個世紀的最大危機並沒有藴藏在國家間的衝突中。國家間衝突並不稀奇。想要保護美國人民安全,不是靠取得對外部對手的“完全勝利”,而是通過持續努力改善美國人民的生活,並突破美國外交的傳統藩籬,成為別國的合作伙伴。
在敵對沖動的驅使下,民主峯會很可能會使世界變得不那麼安全。這很可能會加劇參會國家與未參會國家間的對立,削弱展開真正廣泛合作的前景。新冠病毒,這一代人迄今為止最致命的敵人,不會去區分美國的敵人和朋友。氣候變化也是如此。因為對我們最為嚴重的威脅都是全球性的,這就使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只有民主國傢俱樂部才是如拜登所説的“捍衞我們切身利益”的負責組織。
這次峯會除了會將必要的合作伙伴排除在外,它不太可能起到支持民主的作用。今天的“自由世界”實際上是一個“自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充斥着帶有形容詞修飾的民主國家,但它們絕不都是光輝的典範。僅舉一個例子,那位在任的美國總統現正召集他的支持者,反對一次自由公正選舉的結果,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次選舉的勝利者就已經確定無疑了。
因此,選擇參會國家的過程必然顯得武斷。大會邀請函會發給匈牙利、波蘭和土耳其這些日益專制的北約盟友嗎?印度和菲律賓呢?它們可是與華盛頓一道反華的夥伴。
或許是已認識到這一困境,拜登提議召開民主峯會,而不是民主國家峯會。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國家會被排斥到邀請名單之外,至少他想避免尷尬,不會與賈伊爾·博爾索納羅或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等人一起去促進民主。
那麼,在這次峯會的框架內,拜登就要不可避免和令人不快地做出選擇:是讓獨裁領導人的民主偽裝合法化呢,還是給他們貼上不可接受的標籤。
民主無疑正在受到威脅:拜登敲響警鐘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此次民主峯會可能會加劇惡性循環,加重各國間的敵意和對民主的不滿,那我們又要怎樣做才能進入修復民主的良性循環呢?
已故國會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在今年夏天寫道:“民主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行為。”拜登政府應該將劉易斯的臨別贈言付諸實踐,不僅恢復民主規範,尤其要促進民主統治。拜登政府與其盯着“不滿民主”這種症狀(拜登誓言要對付“民粹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和煽動者”),不如想法去攻克這種疾病。
他可以從政治和經濟改革入手,讓民主政府再次順應民意。這一計劃要求美國推出適合該計劃的外交政策:例如,國內的自治體制應阻止設在國外的避税天堂出現。美國應該與世界各國合作,消除不受監管的財富和非法的金融活動,這樣美國和其他任何地方的民主體制就都能服務於公民的利益。
第二,美國應該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而不是發動永無休止的戰爭。美國近20年來在大中東地區打着民主的旗號所進行的干預行動不僅使民主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且還阻礙了美國國內民主的發展。通過將一連串國家視為死敵,美國兩黨領導人將排外仇恨注入到了美國社會的血管中,從而促成了特朗普這樣許諾更加強硬的煽動家登台執政。因此,想要修復民主就需要拜登政府將美國外交政策去軍事化。
最後,美國應該重塑一個新的國際合作體系,不要讓此次峯會所試圖強加的“民主”分歧割裂這個體系。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要求人類採取最大規模的集體行動。如果拜登政府的目標是要恢復民主精神,那它就必須將這種精神帶入到美國所堅持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中。
本國的自治、外國的自決和跨國的合作——這些應成為新民主計劃所信奉的格言。除了單純的峯會,這個計劃將培育民主的土壤,而非強加民主的形式。這要求美國在處理對外關係時踐行民主,而不是隻要求外國人變得民主或怎麼樣。
畢竟,民主是發生在談判桌旁,無論誰暫時位於上座都無所謂。
(觀察者網由冠羣譯自英國《衞報》)
- 原標題:THE GUARDIAN - David Adler&Stephen Wertheim: Biden wants to convene an international 'Summit for De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羣 
-
世衞團隊正評估中國新冠疫苗,或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2021-01-12 07:2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國新增確診19.7萬例、死亡1779例
2021-01-12 07:18 美國一夢 -
世衞證實:日本發現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01-12 06:46 日本 -
“川粉”新陣地也涼了
2021-01-11 23:05 美國一夢 -
“澳大利亞多州示好,中國購房者不為所動”
2021-01-11 22:16 -
CNN乘勢拱火:封了福克斯!
2021-01-11 21:57 美國一夢 -
拜登將提名他為CIA局長
2021-01-11 21:30 美國政治 -
日本記者挑事提問,趙立堅:你沒好好聽吧?
2021-01-11 20:04 中國外交 -
美國務院發言人忙“滅火”
2021-01-11 19:23 中美關係 -
“你被終結了,總統先生”
2021-01-11 19:00 美國一夢 -
非洲首個接種新冠疫苗國家,中國提供
2021-01-11 19:0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
習近平就客機失事向印尼總統佐科致慰問電
2021-01-11 18:11 中國外交 -
“不買英美疫苗,完全不可靠”推特:誤導信息,刪了
2021-01-11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習近平致電祝賀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21-01-11 17:45 朝鮮現狀 -
被斷網後,“財路”也…
2021-01-11 17:39 特朗普 -
教皇為國會騷亂死者祈禱:要保護美國社會的民主價值
2021-01-11 17:00 美國一夢 -
美國取消美台交往限制,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2021-01-11 16:33 中美關係 -
被印軍扣留的中國士兵已交還我方
2021-01-11 16:18 龍象之間 -
“自由國際秩序”只是西方的自戀
2021-01-11 15:41 中國論壇
相關推薦 - 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 評論 67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評論 472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評論 256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評論 804土耳其總統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評論 222最新聞 Hot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
“蓬佩奧事件”發酵,“美國之音”記者要求領導辭職
-
“國會山淪陷時,他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
澳大利亞的“雙標”,被本國專家扒得乾乾淨淨
-
蘋果要花1億美元幫助消除種族主義
-
美政府炒“脱鈎”,坑了在華歐企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監控名單上數十人都去了
-
法智庫做“白日夢”:一邊限制技術轉讓,一邊和中國做生意
-
都快走了,他還想着對國會“使壞”
-
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
美國男子用美國國旗打美國警察,被捕
-
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
“請總統赦免我”
-
特魯多“裝無辜”:面對中國,我們都“脆弱”
-
原住民把美政府告了:非法佔地160年,還想轉給礦企
-
美國真正“毒窟”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