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地方債”色變,大可不必
前兩年我去貴州參觀,當地一位幹部説,“過去貴州實在太落後了,有人問我們是什麼地方人時,我們都不好意思説自己是貴州的,拿自己的祖籍來搪塞,比如説自己是江蘇的,山東的……現在貴州快速發展,我們不再覺得當貴州人抬不起頭,大大方方地對人説:我是貴州人。” [全文]
-
陳春秀被苟晶頂替了
“就算我誇大其詞了,你們又失去了什麼?那些反擊我的,説我賣慘的、消費人們的感情的,我又沒有請你來。”苟晶割了韭菜,還要再對韭菜們説:你們活該,朝被她矇騙的善良的人們的傷口上,再撒了一把鹽。[全文]
-
中國6億人月可支配收入低於1000元? 最多應該只有4億
最近,《月收入不足千元,這6億人都在哪》成了熱點,也讓一些人開始了唱衰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取得的成就。但實際上,這篇文章中的一些觀點經不起推敲。中國月可支配收入不足1000元的,應該最多有4億人左右。[全文]
-
炮製並沉浸於“卡脖子論”,是多年積習
絕大多數人只是“消費者”,對海量產品的具體生產製造細節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於是,有人便利用這種隔閡,渲染、誇大乃至編造中國工業或製造業“被卡脖子”。這種自虐式的“卡脖子論”與其它類似觀點一起匯成了對中國經濟與製造輿論的質疑,也帶來了一些實質性危害。[全文]
-
到底要不要產業政策?幾個湖南小鎮給我們上了一課
對於今天中國的各級政府來説,問題早不是該不該幹,而是如何幹才能幹得更好。市場還是政府幹預?無為還是有為?這類困惑、這類兩難選擇,很多時候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我們需要衝破這類教條與並不存在的兩難束縛,不再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全文]
-
中國發電量什麼時期增長最快?
自2016年起,中國發電量恢復增長。2018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已經接近19億千瓦,美國不足11億千瓦;發電量中國70000億度左右,美國42000億度左右,中國是美國的1.7倍。不過,中國人均發電量剛達到5000度,尚不足美國的五分之二,還有大量增長的空間。[全文]
-
八百壯士不需要神話與謊言來拔高
“四行倉庫保衞戰”與“八百壯士”的英雄事蹟,是中華民族神聖抗戰中極為重要的一頁,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我們也要注意,長期以來,國民黨方面對此役進行了大量片面的與誇大其詞的宣傳,甚至刻意編造了一些故事來人為拔高。[全文]
-
中國這些行業已經很強大,放外資競爭也不怕
不光今天不用擔心外資會在華擴張以及帶來安全問題,即便是在十餘年前,這一擔憂就大致不存在了,因為那時候中國電網的實力在全球就已經非常強大了,外資已經無力在華與中國展開競爭,更不用説中國電網技術與規模已經在全球佔據不容置疑地領先地位的今天了。[全文]
-
中國是海洋大國,很多人卻對海洋事業成就無感
當年,著名軍事評論員馬鼎盛先生為了反對遼寧艦服役,稱中國不是海洋大國,只是一個“小姑娘”,因此不需要航母。當時筆者曾撰文《中國是“小姑娘”還是“鋼鐵巨人”?》來糾正馬鼎盛的錯誤觀念。[全文]
-
看到西藏農牧民產婦住院分娩率,我嚇了一大跳
1999年時僅為15.61%,到2003年也只是26.74%。2009年,這一數字增長為43.26%,2011年為62.49%,2015年則進一步增長到90.54%(當年全國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6%),2016年達到了92.48%。這些增長的背後發生了什麼?[全文]
-
1978年,中國有沒有冰激凌?
四十年過去了,談論當年中西方的差距時,我們不需再繼續像當初那樣過於情緒化地“石破天驚”般地“震驚”了,不要一談差距,就忘了基本的算術與邏輯,更不應用“1978年中國部級官員沒吃過冰激凌”這樣的極端案例、甚至可能是違背常識的傳言來作論據。[全文]
-
基建投資忽冷忽熱,為哪般?
只要中國無比龐大的國內需求被調動起來,只要中國有十年前出台“四萬億”時那樣的決心,只要中國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忽冷忽熱、儘量減少一味猛踩剎車最後又不得不猛踩油門那樣的折騰,那麼,中國必將戰勝由蠻不講理的無賴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摩擦挑戰。[全文]
-
低調的中國醫保才是最大的“藥神”
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因為通過走私仿製藥讓患者用上了廉價藥而得到了讚美,那麼醫保呢?近十幾年來,醫保在中國的推廣、普及,造福了幾乎每一箇中國人,但是很遺憾,至今沒人拍電影來反映一下醫保的進步。 [全文]
-
私企未必一定有創新精神:從聯想的無奈説起
四年前,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在香港科技大學論壇上的一番話,早就向我們傳遞出了兩個驚人的信息:第一,聯想過去其實是“不創新”的;第二,未來聯想能否通過研發與創新獲得核心競爭力,實現轉型升級,對此柳傳志是沒有信心的。[全文]
-
《無問西東》對清華傳統的片面呈現 ——兼論民國精神的凋零
清華大學的抗日傳統,並非只有以“沈光耀”為代表的“貴族抗戰”這一脈,還有同等重要、而又風格迥異的另外一脈。很遺憾,影片對這一脈隻字不提,也正因此,影片呈現給觀眾的就不是一種全面的完整的清華精神或傳統,而是一種片面的、不完整的清華精神或傳統。[全文]
-
毛振華雪地鳴冤,真的都賴亞布力管委會嗎?
繼“投資不過山海關”之後,甚至有説“瀋陽五年來沒有外來企業來投資”的。這怎麼可能?去年九月份我剛去過盤錦,發現近幾年來其吸引的外來投資數以千億元計,投資者包含國企、私企、外企。依靠外來投資,盤錦正在迅速崛起為重要的化工基地、裝備製造基地、糧儲基地。那些説投資不過山海關的,他們到過山海關外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