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岡特·舒赫:為何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大多數德國人仍對疫苗無動於衷?
【集運大件】
大家好,歡迎來到《剛剛連線》。
最終,經過大約9個月的嚴格限制和封鎖後,由知名公司研發的疫苗已獲批,並於12月27日星期日在德國開始接種。
但這是在三波新冠疫情之後才進行的,目前全球感染人數與德國的總人口數非常相似,全球的死亡人數與我們的第二大城市、我的家鄉——漢堡的居民數非常相似。12月29日,德國首次達到每日1244例新冠死亡人數的新高峯。前一陣子,我們的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了30000例。
人們做出犧牲,接受適度限制的“輕度封鎖”計劃,是為了確保聖誕節和新年假期正常進行。然而,情況變得更糟,不得不重返嚴格封鎖狀態,一些政客稱其為“自1945年以來最艱難的聖誕節”。
有人預測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爭先恐後地接種疫苗。但現實恰恰相反,這是怎麼回事?
在首批疫苗測試成功之前,約40%的德國人對疫苗接種表示質疑。我們的政客們當時很快劃清界限。
11月18日,在輝瑞(Pfizer)和拜恩泰科(BioNTech)宣佈其對新冠病毒疫苗三期臨牀結果利好的那一天,我們的衞生部長在議會里表示,他“信守諾言,不會在這場大流行中接種強制性疫苗”。 此後,他重複了幾次,默克爾總理也是如此。
相反,政客們都表現出精心算計的樂觀心態,認為自願接種疫苗就足夠了。
顯然,他們希望穩住一大批對疫苗接種持有懷疑態度的選民,並避免助長已經存在的陰謀論。他們還擔心,強制只會激化自由主義者的抵抗,他們在包括健康問題在內的所有問題上都堅持自決。
現代社會的一個標誌是,個人自由的價值甚至高於最廣泛羣體的福祉。但是作為自由捍衞者的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18世紀就曾説過:“一個人的自由在此終結,另一個人的自由就從這裏開始。”
然而,在今天,我們馬上就能指出,我們的健康是自己的事情,同時卻忽略了這可能意味着對他人的死亡或至少是嚴重的經濟困難。
信任絕大多數德國公民,認為他們有自願負責任的行為,這是一場冒險的賭博。
德國國家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學家估計,必須在有70%的人口接種過疫苗的情況下病毒才會消失。
12月25日,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指出,32%的人希望儘快接種疫苗,還行吧……但是33%的人希望先等等,看看別人的情況,而19%的人已經決定反對,還有16%的人尚未決定。這與其他民意調查結果一致。
首支疫苗由本國的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開發,隨後與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合作獲得批准,並進行分發,德國民眾對此無動於衷。
57%的人仍擔心會有不良的副作用,這是可以理解的。疫苗的開發週期大幅縮短,史無前例。況且迄今為止,還沒有針對先前的冠狀病毒成功開發出疫苗,也沒有針對HIV或其他(一些)致病病毒進行過疫苗開發。新冠疫苗產生過敏反應的消息雪上加霜。與任何藥物一樣,新冠疫苗可能還會出現更多不良反應。
- 原標題:岡特·舒赫:為何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大多數德國人仍對疫苗無動於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都互相抱抱!大規模傳染起來!”
2021-01-06 17:20 特朗普 -
美國“內戰”已經打響
2020-12-19 08:29 美國大選觀察 -
形勢越複雜,鬥爭越艱鉅,越需要戰略思維
2020-12-18 07:1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中國的聖誕派對如此熱鬧,歐美國家要嫉妒了
2020-12-10 07:4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澳總理“委屈”?我這麼回答澳大利亞朋友
2020-12-09 07:59 -
3年前這澳劇,應景!
2020-12-01 23:09 -
中美關係“活化石”基辛格被撤職,我的心情很複雜
2020-11-28 10:29 美國大選觀察 -
冷戰後最高!英國軍費飆升1400億
2020-11-20 11:59 不列顛 -
德國人抗議防疫法案:威脅自由!
2020-11-19 11:03 德意志 -
民進黨前“立委”急了
2020-11-18 15:03 -
沒錯,正是印度
2020-11-18 10:48 -
一問到特朗普,冷笑三聲
2020-11-17 16:56 -
譚德塞點名歐美:醫療體系瀕臨崩潰
2020-11-17 13:3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拜登給特朗普添堵:不交權,會死更多人
2020-11-17 09:36 美國政治 -
“敗選”後首次記者會,先拿他撒氣
2020-11-14 13:48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出席拜登就職典禮嗎?白宮新聞祕書這麼回
2020-11-14 11:24 美國大選2020 -
“我們將平穩過渡……到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
2020-11-11 10:38 美國大選2020 -
聽到這個問題,他溜了...
2020-11-10 18:20 美國一夢 -
白宮新聞祕書説到這,福克斯果斷把直播掐了
2020-11-10 09:33 美國大選2020 -
為什麼抗美援朝題材一度消失在國內大熒幕上?
2020-11-10 07:57
相關推薦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249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307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7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90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58最新聞 Hot
-
歐盟罕見起草文件:對美元霸權沮喪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
日本最高法院還是裁定他有罪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台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
“混亂才剛剛開始”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
洛杉磯縣,全美首個確診破百萬的縣
-
一名法國人向極端分子轉賬50萬美元比特幣後自殺,FBI追查
-
伊朗稱試射彈道導彈摧毀海上目標,美媒:距航母100英里內
-
上任第一天,拜登要“火力全開”
-
德執政黨選出新主席:他競選演講時還不忘抨擊特朗普
-
美國會800米外抓獲一名男子:偽造證件,帶500多發子彈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
國會騷亂後,美國大公司開始明着“干政”了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