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也許到頭了,但特朗普主義沒有
那麼多人敢闖首都、衝國會,證明特朗普主義在美國很有社會基礎。去年7400萬人給特朗普投票,他們對大選、對特朗普的評價跟主流社會必然不同。特朗普的政治前途是走到頭了,但4年後,很可能會出現一個更聰明的新“特朗普”。[全文]
-
管“破”不管“立”,這很特朗普
特朗普執政四年,打破了原來建制派的權威性,確實代表美國中下層表達了不滿,這一點是有貢獻的,但他只管“破”不管“立”,無法有效解決這種不滿。拜登接任,面臨這樣一個攤子,他能夠做的也有限,甚至特朗普留下的有些東西,會成為拜登討價還價的籌碼。[全文]
-
罵總統不等於糾錯,美國體制迴應社會關切的速度太慢了
一個國家要達到運轉良好的理想狀態,需要政治力量、社會力量和資本力量之間達到一種有利於絕大多數人的平衡。美國的麻煩在於資本的力量過於強大,捕獲了社會力量和政治力量。[全文]
-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非傳統世界大戰”
因為新冠疫情是無差別襲擊整個人類,人類付出的代價非常大。在疫苗廣泛應用之前,很有可能感染數會超過一個億,死亡數過200萬,另外世界經濟受創嚴重,這一切其實就是一場戰爭的影響。新冠疫情有點像催化劑,把原來我們説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了。[全文]
-
“亞洲世紀”加速到來,分裂的澳大利亞如何選擇
經歷了長達八年的艱苦談判,15個亞太國家最終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簽署了RCEP。除了增進亞洲國家間經貿的聯繫,該協定給已經充滿不確定的世界帶來了一個穩定的、可預期的力量。毫無疑問,“亞洲世紀”正在加速到來。[全文]
-
有些人覺得我們“四面楚歌”,但現在看來中央很有戰略定力
如今,除了短期的經濟蕭條與長期的全球化倒退之外,我們還面對着美國的全方位打壓以及其他國家的小動作,內外形勢無疑變得更為複雜了。不過,我們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應該辯證地認識機遇與挑戰的關係,並且善於化危為機。[全文]
-
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除此之外,這句話也是中國外交實踐的出發點,更是習主席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好好理解其中內涵非常重要。[全文]
-
自信的美國曾想把中俄納入麾下,但現在……
冷戰後的十幾年,國際社會是強調合作的,因為那個時候美國自信,要把中國、俄羅斯納入它的麾下。但現在美國把中國定位為對手,大國關係性質變了,從合作轉向競爭,國際團結削弱了。[全文]
-
守成大國可能更危險,新興國家反而冷靜
由於美國話語權很大,所以在過去幾十年,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的幾十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概念,就是新興大國比守成大國危險。但是,從今年對新冠肺炎的應對、以及特朗普當局的一些表現來看,可能事實是相反的。[全文]
-
西方世界光反思不行,得加兩個指標
我長期堅持和論證的一個觀點是,世界上的國家如果只能分為兩大類,不是所謂的民主還是專制,而是良政或劣政。這某種意義上是對西方學界做的策略性讓步,民主這個概念早就被西方“註冊”了,只要討論民主就陷於被動。所以我們乾脆換一個範式,討論國家治理的好壞。這次全球疫情防控再次證明這一點。[全文]
-
為什麼美國反共最厲害?因為它自己的價值觀很脆弱
在新中國與美國建交後,美國正巧處在歷史的高峯。因此,往日的中國精英層是戴着一層濾鏡看美國的。近來的一系列問題將美國的真實面目展現出來,我們需要對美國有一個新的認識。[全文]
-
TikTok離開美國,誰是最大受益者?
我覺得張一鳴先生可能腦子裏面已經有方案了,比較可能那個方案好像是在美國搞合資公司。現在看來好像微軟已經伸出橄欖枝了,要給他搞合資公司。如果他通過股權轉移的形式變成一個美國本土公司,TikTok他還是可以保留很大的一個股份,至少他股東的利益還可以保護。[全文]
-
美國對華舊牌快打完了,新牌還不知道怎麼出
近年來,美國政府採取了“全政府對華政策”,就是要協調所有部門來對中國施壓。而在其國內矛盾日益凸顯之時,美國更是出招頻頻,試圖轉移國內焦點。如今,在南海、香港、以及台灣問題上都能見到美國政府摻和其中。但是,美國政府已經把能打的牌都打完了。[全文]
-
美國抗疫,不妨套用公知那句話:“具有低人權優勢”
超過一半的美國成年人,其實就是初中生水平,還很自信,所以就出現反智主義的土壤;同時,社會又瀰漫着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些愚蠢的“主義”導致傲慢,比如種族傲慢,天然相信他們都不會得病,最後自然就倒黴了。[全文]
-
推出“港區國安法”,説明對美已走向“以鬥爭求合作”
現在中央政府的在香港問題上要推出國安法,反映了中央政府的決心,管制意願是非常堅強的。而且還反映出來對美我們現在的政策不是是妥協、退讓,而是走向了“以鬥爭求合作”、“以鬥爭求團結”的道路。我想中央在預計到了美國反彈的考慮之下決心繼續做,説明我們是考慮到對美政策的調整的。[全文]
-
西方可能不是更年期,有點老年痴呆症
經過這次疫情,在觀念上,至少東亞國家,還有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非常有可能對西方的印象會變化。其中一個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西方老了。近500年,主導人類進步過程、橫霸天下的西方,它的黃金期,結束了。一世梟雄老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