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盼着降價,但認識問題要從更高的角度和更長遠的戰略來看,中國發改委以往的做法,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當初是被輿論綁架,被迫每一次國際油價調整,我們就必須調整,實際上是把中國的價格綁定在外國石油公司控制的石油指數之上。
閲讀 -
販賣珍惜野生動物是一個巨大的利益網,為何沒有17只猛禽的買鳥人的情況和去向?他們也是應當被判刑的,這裏才是案件的疑點和漏洞。中國的珍稀猛禽,最後大多數被走私出口,警察只抓了掏鳥窩的環節,如果不抓背後的鳥販利益鏈,僅僅判抓鳥人確實不夠公平,但判十年是依法有據的。
閲讀 -
中國違反PPP根本原則的事情非常廣泛。不要僅僅看着一些大項目,這些項目不透明,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也不大,總體而言對資本真正有巨大影響的,是我們身邊迷你的PPP項目,這些如果沒做好,會讓每個有產者都感到恐懼。我將從下面幾個事例中,分析PPP在中國的現實衝突。
閲讀 -
講貨幣並不足以完全認識這個世界,更本質的是信用的博弈,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中東和俄羅斯的信用就要被大大的折扣了,最後是盧布的暴跌和俄羅斯在國際GDP排序上跌落到第10位左右。最近對中國特有和佔有優勢的戰略金屬價格也是被惡意打壓,這會影響到中國國家未來的信用競爭,我們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閲讀 -
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外商投資法,阿里巴巴本應由軟銀承擔的責任卻變成了馬雲,這個訴訟中國根本沒有管轄權。而美國採取的是心證規則不是中國的實證規則,實證下你很難取證,但心證下陪審團內心確信就可以了,這對本國人還是外國人,有天然的、讓你説不出的雙重標準。
閲讀 -
有人説中國的這次牛市不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恐怕他們還沒有讀懂數據背後的內容,沒有把高價值的信息挖掘出來。真正主力的操盤手都是懂得的,只是他們不説而已。
閲讀 -
此案判決有明顯的媒體審判的影子,且再審程序也有瑕疵。當初警察曾以受害人沒有死、認出來他進行審訊,他就崩潰了。雖然真兇,呼格是否存在二次行兇的可能性?羅列證據,讓人不得不懷疑。
閲讀 -
塞浦路斯存款徵税事件是一個嚴重侵犯私人產權的事情,對此西方媒體譴責並不多,中國的公知們也沒有誰跳出來説他們的問題,這與他們對待中國拆遷時的態度大相徑庭……
閲讀 -
我們是一個沒有案例法的國家,國家的條文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犯罪行為,犯罪分子的惡劣也時常會超過我們立法者的想象,就如這次的虐童案。在沒有案例法的國家,司法解釋權是非常重要的。照搬“罪刑法定”原則,不僅把中國法律適應未來快速發展的變通權利和解釋權利完全束縛,而且因為要保護嫌疑人的人權罔顧受害人的基本人權,這是捨本求末的做法。
閲讀 -
評論(7) | 2012-11-15 14:07:39 巴塞爾協議和美國的評級霸權所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西方制定了有利於自己的規則,中國沒有與西方平等寬鬆的條件。中國在執行巴塞爾協議的時候似乎更需要一些靈活思維,在國內建立一些不需要符合巴塞爾協議的金融機構,給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中國的金融改革和小額貸款公司等似乎也是在進行這樣的嘗試。
閲讀 -
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利益,但是我們要看到給外國也帶來了很多的利益,外國是要賺錢才來的!對於這樣的兩利的事情,本來就是一個互惠的過程,而美國依仗其經濟霸權單方面限制中國,只想要中國改革開放的好處,不讓中國企業發展這樣的完全利己主義是應當受到阻力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各種金融開放路徑圖當中,都是一箇中國單方面的行為,對於中國放開這些管制,外國應當對等的放開那些對中國的限制沒有任何的討論,這樣的自毀金融長城的行為無異於賣國!國際的爭端當中所有的裁軍和減少軍備都是激烈談判對等減少的,你單方面的放棄了保衞力量,對方肯定要你接受他們的不平等條約。
閲讀 -
評論(3) | 2012-07-21 16:19:32 現在的電視劇行業,説實話,我覺得我這個行業“四大亂”,首先是投資亂,國有、民營、礦產、地產、房地產全都來了,投資亂。還有市場亂,市場亂是什麼呢?供大與求。第三是價格亂:演員的價格,現在最多已經到了90萬了,單個演員一集90萬,那相當於過去拍兩集戲。網絡的價格亂,最高出現120萬。第四就是表現的主旨亂,各方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違反主流價值觀。實際上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一切無非都是“刷牆”,在粉飾,如果是這樣的文化現象,長期堅持下去,20年以後大家會覺得這個時代是我們思想最貧乏的時代。
閲讀 -
對於無罪推定也是有一個範圍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國家安全等方面就要有罪推定,這裏有罪推定的原因就是對抗間諜和叛國等行為,國家公權力所針對的不再是個人而是這些間諜背後的敵對和競爭的國家和機構,他們的實力很可能比國家的公權力還要強,怎麼能夠限制自己國家對抗外敵和國際競爭的力量,讓自己國家輸在起跑線上呢?一個體系是難以在拒識率和誤識率兩個指標間同時優化的。新刑訴法為了保護嫌疑人的權利,對於案件調查過程中證據的收集及案件本身在調查之中的保密性都無法很好地做好,立法層面讓案件公開化。
閲讀 -
中國必須在有人口紅利的時候積累。在中國有人口紅利和大量富餘勞動力的時候不進行這種建設,等中國發展到老齡化社會、勞動力不足的時候,還可能進行這樣大規模的“鐵公雞”建設嗎?中國現在可能用不着這些建設,但中國經濟發展到發達社會還用不着嗎?這些“鐵公雞”是社會發達的基礎,屆時中國沒有人力的富裕怎麼再建設?
閲讀 -
張維迎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國企已經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並建議私有化,蘇聯就曾走過這條道路,如今蘇聯安在?
閲讀 -
評論(4) | 2012-04-06 14:02:23 《我國加快資本賬户開放的條件基本成熟》報告正式公佈後不久,世界銀行《中國2030》報告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報告內容引起很多爭議,有學者表示:銀行不能私有化,國企不能私有化。巧合的是次日歐洲央行第二輪LTRO就開始了。這其中究竟有何玄機呢?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