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為什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戴高樂時期,法國還是一個主權完全獨立的國家,薩科齊之後,法國沒有一個真正獨立的總統,都是跟着美國走。原本因為特朗普總是犧牲歐洲利益,法德都要聯合起來了,但現在拜登上台,歐洲恐怕連這點動力都沒有了。[全文]
-
是時候摘掉我們頭上這頂“選舉原罪”的帽子了
這次新冠病毒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中國抗疫的成功和歐美的失敗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全球輿論至少有一部分開始質問到底哪個體制真正有效於服務民眾,質問誰更民主?所以,今天是摘掉硬扣在我們頭上的專制獨裁帽子的時候了。[全文]
-
“中國崩潰論”已經崩潰,但仍要努力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崩潰論”出現過四波,但影響和持續時間一次比一次短,現在可以説已經徹底崩潰了。不過,儘管西方持續走衰,他們仍具備話語紅利,繼續指責中國。我們也得努力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全文]
-
“我可以,你不可以”的優越感,源自哪裏?
西方之邏輯是:民主選舉體制是世上“惟一正確的政治體制”;中國不是選舉體制,所以中國“與生俱來”就有基督教概念的“原罪”。這頂“民主原罪”帽子的重壓下,中國做什麼、怎麼做都是錯的,而“民主選舉”的西方則無論如何都是對的。[全文]
-
與國際接軌?有些領域應該反過來
“與世界接軌”本來是指中國與世貿組織接軌,可不久這概念就在幾乎各行各業普及開來。雖然我們因此學到了不少東西,但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不必每件事都以所謂的“國際標準”馬首是瞻。在一些領域,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國際應該與我們接軌。[全文]
-
聽到BBC記者問我這兩個虛構的數字,又光火又想笑
剛才虛構的200萬人,已經讓人有點光火,還沒時間反駁,又來一個“100萬人集中營”,我當時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笑是對偏見和造謠的最大輕蔑。我用了一個英文成語 laugh one's head off,翻譯過來是“讓人笑掉大牙”或“把頭都笑掉”,兩個都很傳神,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全文]
-
想要實質民主,不能只靠西方發明的民調問卷
實際上中國現在的民調機構非常多,相對權威的像國家統計局有民情民調中心,幾乎所有大學只要有新聞學院都有輿情調查中心。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很多民調都變成內部的,其實有些民調結果是非常好的,但覺得沒有明確指示就不能發表,這點還需加強。[全文]
-
一場“經濟世界大戰”已在我們身邊展開
美國正在向全世界發動一場經濟上的“世界大戰”,目的是讓別的國家成為它的經濟殖民地。身處這樣的環境中,中國只有抵抗到底、獲得勝利,才能保證未來的經濟獨立與科技獨立。[全文]
-
再不重建抗疫歷史真相,西方會更“理直氣壯”指着我們罵
對西方所有的新聞議題,特別是新聞謊言,我們都應該有專文反駁,有必要在史冊上留下我們的印跡。我們必須大張旗鼓地將真正的事實用我們的大眾傳媒傳播開來。支持國際上一切旨在恢復中國抗疫歷史真相的媒體,支持他們所做的一切有關恢復、重建中國抗疫歷史真相的努力。[全文]
-
中方反制駐華美媒,讓我想起了碎紙機的故事
當時法國要求某國公民在申請法國簽證時必須按手印,這個國家得知後,也立刻採取對等措施。我問這個國家的簽證官,你們要求對方按手印,但你們有處理能力嗎?他們説,我們沒這個能力。我問,那你們拿到後要怎麼辦?他們説,扔碎紙機,但即便如此也必須要做,因為關乎國家尊嚴。[全文]
-
病毒黑天鵝降臨,西方民選體制的危機會提前到來?
在全球化進程中,特別是在以中國等新興國家在經濟和迅猛崛起的事實面前,西方民選體制國家在新冠病毒來襲之前,就已經站到了深重的危機邊緣,西方民選體制事實上得以順利運行的兩大先決條件方面,已經面臨種種問題。[全文]
-
熱衷炒作“中國病毒”,特朗普和西方政客們居心何在?
歐洲、特別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表示,要與美國拉開距離,因為美國已無法承擔起西方國家“領袖”的角色,其中包括對俄關係、對華關係。疫情過去以後,美歐之間再也不會有過去那種關係存在;歐洲必然將修正其對俄、對華關係。一個新的歐洲正因新冠病毒而出現在地平線上。[全文]
-
拜“漢學家”所賜,法國民眾對中國疫情認知處於畸形狀態
在法國涉及中國疫情的假新聞和謠言主要向法國民眾灌輸三大信息:一是中國當局不可信,死亡人數遠超當局公佈數字;二是中國沒有人權,公民遭到各種逮捕和強制性隔離;三是疫情反映出“專制、獨裁政權”下非法殘酷的統治制度。這正是某些所謂“漢學家”和“記者”意欲在普通民眾心中塑造的中國疫情現實。[全文]
-
劃分今天世界兩大陣營的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全球化
東西方陣營怎麼變得四分五裂?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怎麼變得奇形怪狀,甚至於看不見?為什麼特朗普在和中國打貿易戰的時候,也不停地對歐洲打冷拳踢冷腳,有時候踢的還挺重,就是因為今天的世界,意識形態也好,國家利益衝突也好,文明的衝突也好,都讓位於一個詞——全球化。[全文]
-
西方媒體自由而真實?20多年駐法經驗讓我震驚……
過去我們以為西方媒體是“自由的”,因而傳遞的當然是真實的信息。因此,當我們看到我們生活其中的中國現實與西方報道的“媒體現實”不符時,我們甚至寧肯相信西方的“媒體現實”,而認為我們生活其中的現實可能只是“局部現實”,西方報道的“媒體現實”才反映了中國的整體現實。[全文]
-
17年前,我在愛麗捨宮聽希拉剋談“中國第一論”
21世紀初中國經濟的總體實力遠遠落後於法國,然而希拉剋滔滔不絕地為其“中國第一論”闡述整整十來分鐘。總統府拜年原則上屬於“私人性質”,這種場合總統所説的話,記者約定俗成,不予報道。今天回想起來頗為可惜,因為這也許是西方國家元首中最早做出中國未來二十年將走向世界第一的大膽預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