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從“戰略忽悠”到“友邦驚詫”,殲20做到了!
當“黃田壩機場出現一架新戰鬥機”的消息在論壇中不脛而走時,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激動,而是懷疑,不少人懷疑照片是PS出來的。某境外軍事雜誌主編“平可夫”甚至賭咒發誓“中國造出四代機我就停刊”。[全文]
-
“愛國者”連導彈都能攔,為何打不下無偵-8?
都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無偵-8也會有剋星,但這些技術都各有各的問題,離實戰化還差十萬八千里。在可預見的將來,無偵-8還真差不多是無敵的。[全文]
-
東風浩蕩逐魑魅(三)——用當量計算的民族尊嚴
這次閲兵過後,絕大部分外媒發出的都是一看就是事先就準備好的稿子,也就是大談東風-41的“10個核彈頭,世界最強的戰略導彈,威脅美國本土……”其實説來也簡單,人們總是會對真可能要自己命的東西更恐懼一些不是麼?[全文]
-
東風浩蕩逐魑魅(二)——“三位一體”的核力量
讓我們設想一個極端狀況:印度在卡拉姆島上開始進行“烈火”導彈的發射準備,並且可以確定這將是向中國核心地區發射核彈頭。那麼攜帶核彈頭的東-26,是要等敵人的導彈落地爆炸並造成我國巨大損失之後再進行還擊嗎?[全文]
-
要求中國核裁軍荒謬至極
由於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保持精幹有效的核威懾,它必須擁有較多的陸基中程導彈,以實現與其他核大國之間的戰略平衡。換句話説,如果中國減少其大部分受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中程導彈數量,就必須大幅提高其核打擊能力。對西方來説,兩害相權,哪個輕?[全文]
-
從中東實戰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戰車
在近日的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北方工業公司展示的VN50重步戰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大討論,其火力與車體佈局也在各大論壇引起了較大的非議,尤以後門兩側的機槍組爭議最大,一直研究中東問題的筆者也打算從實戰的角度分析一下該車的設計思路。[全文]
-
古代中國軍事技術落後西方,比想象中晚得多
中國的軍事技術在18世紀早期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清朝之前在整個東亞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軍事優勢,讓中國失去了實戰革新軍事技術的動力。在中國歷史上最缺乏大規模戰爭的時代,同時期歐洲各邦國的戰爭,烈度和頻率卻都在急速上升。[全文]
· 宋朝買來了和平? -
彩虹-7號的意義何在?
彩虹-7不僅需要外慧,更需要內秀。對於中國來説,大型無尾飛翼的氣動和一般飛控已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了,但高度自主的任務決策系統還是挑戰。這對全世界都是挑戰。作為業界先驅,彩虹公司有必要擴大根據地,不光要吃螃蟹,要自創菜系,彩虹-7是理想的契機。[全文]
-
略談“戰略步槍”
近來,QTS-11單兵綜合武器系統火了,還有人直接稱其為戰略步槍。作為對新裝備的自豪,這麼稱呼當然沒有什麼不可以,但戰略武器是可以對國家戰略目標直接產生影響的武器系統,連殲-20戰鬥機也只是準戰略武器。QTS-11作為戰略武器,那是誇大其詞了。[全文]
-
記者手記:藍軍“朱日和之狼”的鐵血榮光
中國陸軍有這樣一支部隊,身披特殊迷彩模擬不同對象,作為專業化藍軍部隊,實兵對抗演習32勝1負,被外界譽為“朱日和之狼”。2017年年末,筆者有幸走進朱日和草原與狼共舞。從遠觀到平視,這支部隊的鐵血榮光與高光時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文]
-
中國一代火炸藥之王——王澤山
1月8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並代表獲獎者發言,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王澤山院士頒獎。 提到南京理工大學的王澤山院士,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這位“身許”火炸藥數十載的多冠王。王院士曾參與我國多項國防重點課題,為我國軍工火工品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全文]
-
中國下一代核潛艇呼之欲出
10月23日,中船重工官微報道,中國海軍在三亞基地成功地試驗了潛艇用永磁電機。這使得中國在核潛艇靜音諸環節中又鎖上了重要的一環。[全文]
-
中國陸軍隨身攜帶的“保護傘”,未來將如何發展
現代戰爭中,來自空中的威脅已經躍升至地面部隊的主要威脅之一,所以野戰防空體系的建設對於一支陸軍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刻意強調的。那麼作為現代陸軍強國,中國陸軍野戰防空體系中的伴隨防空系統未來將有什麼發展呢?[全文]
-
殲-20到底用了什麼發動機?
即使已經在珠海和沙場閲兵上公開飛行,中國空軍仍然對殲-20的關鍵參數和系統守口如瓶,發動機更是最大的謎團。到現在為止所有的信息都是推測。網絡上再“權威”的消息也只能做推測。現在殲-20使用什麼發動機,大體有幾種猜測,到底哪種更合理呢?[全文]
-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上高原,這一幕為何來得那麼晚?
近期幾張照片曝光了疑似國產新一代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看來一直處於傳説狀態的國產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終於要走出幕後,正式接受戰場的考驗了。而這一切都要從國產155毫米加榴炮開始説起。[全文]
-
都説中國造槍差,到底差在哪兒?
中國的輕武器製造尤其是槍械經常有人詬病。不過很少有人拿得出系統的分析和測試。以92式手槍為例,筆者曾經有機會對這些問題進行系統的對比測試。對於“中國造”的槍到底是好是壞,到底問題在哪兒。筆者的結論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全文]
-
中國裝甲與反裝甲 讓誰羨慕嫉妒恨
中國裝甲與反裝甲日恰逢俄羅斯軍隊2017防務展開展之際。看着網絡上那些頗具現代氣息的中國外貿裝甲武器,再與現實中經久不變的俄式裝甲武器對比,俄軍迷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了傷害。羨慕嫉妒恨的背後,更多的是對近年來中國裝備飛速發展的視而不見。[全文]
-
真的有一支特種部隊叫“戰狼之神”
以中國特種兵為題材的國產電影《戰狼2》正在熱映,網友紛紛猜測:特種部隊“戰狼”真的存在嗎?其實,我國特種部隊“飛龍”中確有一支精鋭特種部隊名為“戰狼之神”,被譽為“陸上猛虎、海上蛟龍、空中獵鷹”。但實際上,我國還有多支頂尖特種部隊。[全文]
-
從毛瑟槍到東風31AG——建軍90週年主題展先睹為快
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主題展覽,囊括瞭解放軍歷史上的功勳武器到如今的各路大殺器。能夠提前感受到這些的我真是大飽眼福。本週四軍博將正式向公眾開放,希望本篇拙作能給打算預定門票的讀者朋友們一點參考。[全文]
-
96B征戰坦克兩項:賽場和商場的雙重對決
今年的坦克兩項比賽與火藥味更濃。中國隊派出96B,印度和白俄羅斯也自帶坦克參賽。96B將與T-72B3/B3M、T-90S型同場競技。不只是在賽場上,在國際市場上它們也是競爭對手。比賽不僅僅是技術展現,也是中國外貿坦克搶佔中東市場的一次絕佳表演秀。[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首次出口!中泰簽署071E船塢登陸艦建造合同
-
博爾頓妄稱中國偷學美國f-35,我大使駁斥
-
不滿性能,要賣中國無人機?約旦只是沒錢了…
-
簡氏:照片顯示直20已交付部隊服役
-
我國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分辨技術已達國際領先
-
梟龍“首殺”?成飛集成又漲停了
-
中國展示50噸級外貿步兵戰車
-
外媒:中國第二艘“航母奶媽”入役
-
新型輪式突擊車亮相試驗基地 有何亮點?
-
東風26首次曝光發射畫面
-
泰國增購中國VT4 應對越南T90
-
76集團軍特戰換裝QTS11系統
-
國防部:15式輕型坦克已列裝部隊
-
巴基斯坦的新護衞艦,中國安排上了
-
盧旺達首次展示中國卡車炮
-
中國BZK-005C無人機首次實彈打靶成功 可自動完成打擊任務
-
英媒:2年時間解放軍紅旗-22導彈悄悄裝備了13個營
-
埃及增購32架翼龍-1D無人機
-
中國SH-15卡車炮現身巴基斯坦防展
-
中國首部量子雷達樣機亮相 可在電子戰條件下生存
-
-
· 中國軍工 ·
-
關於冷鋒的焦慮,中國軍隊這樣解答
-
建軍90週年 做個表情包慶祝一下!
-
觀軍視頻第1期:流言“三百戰斧滅中國”的真相
-
觀軍視頻第0期:那些年,那些殲八
-
有些狗不是軍犬 卻與戰士同等待遇
-
這麼帥的八爺見過嗎?
-
中國火箭軍1週歲,他們在清華辦了場“軍歌快閃”
-
因80年前的學霸筆記 東風-21之父黃緯祿再次走紅
-
“十三五”全面啓動航發專項 回顧渦扇6坎坷命運
-
中科院博導:想破解北斗?不如穿越吧
-
上天靠朋友
-
殲-10研製18年:鞠躬盡瘁 奮鬥不止
-
殲10之父走了,這組漫畫記錄了他的一生和中國航空的發展
-
看航天科工總經理如何闡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專訪用毛澤東思想創“芯”的胡偉武:CPU自主化要打持久戰
-
英國股評:一定要買中航科工的五個理由
-
錢學森之子回憶父親5次重大人生選擇
-
永遠的“81槓”
-
航天科工:別忘了我的主業是什麼
-
天安門亮相前,99式坦克長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