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燕菁:平台經濟:尋找最優的產權邊界——答朱海就商榷文
最後更新: 2021-01-13 13:47:20導讀去年12月29日,廈門大學趙燕菁教授的文章《淘寶、螞蟻們是寶貝,管好了孕育着互聯網社會主義》在觀察者網發表。文章對互聯網壟斷平台的性質進行了新穎的探討,提出互聯網壟斷平台具有政府屬性,天然應該是公有的,政府可以用入股等方式介入平台管理。
文章一經刊發,也激起不少迴響。例如,浙江工商大學朱海就教授撰文《平台公司該不該公有化——與趙燕菁商榷》,對“公有化”提出諸多批評。為此,趙燕菁教授再次澄清自己的觀點,迴應相關探討。
【集運大件】
在寫作《平台經濟與社會主義》時,筆者就預期到會在兩個方面引起批評:(1)對壟斷的再評價是為平台公司洗地;(2)平台企業公有化是對私人產權的劫掠。朱海就教授針對公有化的商榷(下稱“朱文”)正是筆者所期待的,感謝朱海就教授的商榷使筆者有一個正式的機會,對此做一個迴應。
一、平台的遍在性與企業分層
在行文伊始,朱文就對“平台企業”概念的嚴格性提出了質疑,認為“任何一個稍大一點的公司某種程度上都具有平台的性質”。朱文對企業“平台性”的質疑,恰是拙文中提到的“在傳統經濟學看來,所有的企業都是同質的”的具體體現。這些年企業理論之所以走入死衚衕,就是將“企業”視作生產函數無差異個體的集合。研究光學時不會因為光“多少都有波的性質”而認為波長不重要。企業也不應因為都具有“平台性”而認為“平台的程度”不重要。當企業從光譜的一端演進到另一端時,就有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企業性質。
朱文認為“不僅製造業企業,甚至學校、醫院都可以視為平台型組織。所以,如平台企業應該公有化的話,那麼幾乎所有稍大一點的公司都應該公有化。”其實,他的這番話恰恰説明企業的平台屬性的遍在性(Omnipresence)。在美國自治的學區、在中國自治的小區,都是政府類的服務平台,包括朱文列舉的學校、醫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公有。公有化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兩極,而也是一個由強到弱連續的“光譜”。制度設計的核心,就是給不同程度的平台選擇對應不同程度的公有化。區分“平台企業”和“非平台企業”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可以為參加跑步比賽的企業和跳高比賽的企業,設計不同的比賽規則。
反平台壟斷也對國家監管提出了新要求。圖片截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二、數據的產權界定問題
朱文認為“數據不是獨立於平台而存在的‘公共資源’,在沒有交易者的行動之前,沒有數據。對數據來説,沒有所謂的‘初始產權’一説”。但他隨即又説“根據‘誰生產,誰所有’的原則,誰投資產生的數據就歸誰所有。數據的產權應該歸投資人或平台的投資者。”這實際上反駁了他之前的説法,在沒有交易之前,數據的“初始產權”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朱文把這樣的“初始產權”權屬視為“常識”,而筆者文章挑戰的就是這個“常識”。
和所有資源一樣,數據的“初始產權”不但存在,而且至關重要。科斯用放牧者和種麥子的農民之間土地的初始產權界定,一舉將制度重新置於經濟問題的核心。建立在制度無差異假設基礎上的新古典經濟學為了拆除“初始產權”這個bug,提出“最初分配從效率角度看是無關緊要的,只要交換的交易成本為零”(Robert Cooter)。而科斯本人一開始就反對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所謂“定理”,在科斯看來,根本就不存在交易成本為零的世界。因此,初始產權界定應當是所有經濟問題的起點。
土地權屬如此,無線電頻譜權屬如此,數據權屬也是如此。在我的框架裏,有兩組關係在爭奪兩種數據的權屬。一組是個人和企業,體現為個人隱私的保護。根據科斯的原則,使用數據獲益的企業通過補償個人放棄數據損失獲得初始產權,也就是所謂的“卡爾多改進”。過度保護的隱私,會抑制數據的價值發現。這一初始產權的界定規則在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爭議。雖然朱文並沒有質疑我的主張,但我估計下一步這一產權界定規則還會產生大量爭議。
我和朱文真正的分歧,是第二組初始產權的界定,公眾和企業誰應當擁有平台公司的初始產權。在朱文看來平台公司應當私有,因為“如平台被公有化,數據的價值也將至少失去一大半”。在這一組關係中,我們討論的已經不再是“數據”了,準確地講,應當是“大數據”。數據是個人與企業互動生產的沒錯,但“大數據”卻是企業和社會(無數人)互動生產的。這就好比農夫種的“土地”和附着了安全、法制等一系列公共服務的“土地”已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土地”了。數據的使用權不能自動過渡到大數據的使用權,就是因為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數據”。所有對數據初始產權的爭論,都源於沒有區分“數據”和“大數據”。朱文也是一樣。在這一組關係中,是“公眾”補償“企業”獲得初始產權,還是“企業”補償“公眾”獲得初始產權,要具體看誰持有更多的利益。但有一條是肯定的,那就是“公眾”初始產權擁有的利益不能被無償轉移。
三、壟斷的是與非
朱文對我的一個批評, “趙教授主張政府控制平台,認為這是有效率的,也是更公平的”。在朱文看來“對平台企業公有化,擁有數據的產權,其實就是主張行政壟斷,這種‘反壟斷’的做法要比限制企業規模那種手段危害更嚴重,這相當於權力直接介入經濟活動,因為政府無法像私人企業家一樣有效率地運用資產,創造價值。為了使自己控制的平台在競爭中勝出,政府控制的平台只能限制其他平台的進入,從而阻礙了競爭”。
朱文的批評很有代表性,但卻是對我觀點的誤讀。認真看過我的文章的話就可以看出“平台”就是公共服務,“平台企業”就是廣義的“政府”,“政府控制平台”不是我的“主張”,而是“平台”的定義。在我看來,所有“平台企業”提供的都是公共服務——為其他企業提供重資產平台。因此,只要你具有平台特徵,你就是某種程度的“政府”。由於“政府”這種企業既可以是“公有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因此根本不存在朱文所説的“政府無法像私人企業家一樣有效率地運用資產,創造價值”。
很多人之所以會誤讀我的觀點,甚至認為我在“跪舔”權利,就是因為這些批評還是在過時的學術框架裏討論政府和企業的關係。朱文也一樣,它討論的“政府”和我討論的“政府”根本就是不同的東西。當然你可以説朱文使用的才是經濟學界通用的概念,但既然是你同我商榷,就應當在我的概念體系裏討論。你可以不認同我的概念,但不能用你的概念替換我的概念。也許有人會説,既然你提出一個新體系,為什麼不另創一套自己的詞彙?我的解答是這樣效率更高。因為這樣可以整個替換原來的概念而不是一個個重定義自己的概念。這就好比相對論推翻經典力學沒有自創一套術語,而是借用經典力學的“質量”、“速度”、“時間”等,然後賦予這些概念全新的含義。
朱文用實例來反駁我對“反壟斷”是防止平台企業“降維”進入普通企業的觀點,認為“平台企業可以進入普通企業業務,如京東自營,並不構成不公平競爭”,這其實恰好舉了一個壟斷競爭的實例。京東如果是淘寶一樣的網店平台,自己就不應當開網店。如果完全是自營網店,它就不是“平台”。蘋果和谷歌都是操作系統,但一個沒有自營app,一個自己運營app。前者不是平台,後者則是。
朱文認為垂直降維不是壟斷,是“因為平台企業不是執法機構,和裁判員的角色是不一樣的,平台企業如限制其他企業的競爭,就沒有其他企業進入這個平台,從而損害自己的利益。”這個判斷成立的前提是平台企業不運營其他企業的業務。現實中,平台公司限制其他公司競爭的例子比比皆是。否則華為也沒有必要在安卓之外另起爐灶了。朱文説“足協如是私人的,辦一個足球俱樂部,與其他球隊競爭也是可以的,同樣路網企業生產汽車也沒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法律或執法層面的問題,不是產權歸屬的問題。”這是同樣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就好比説反壟斷法規出台之前,壟斷也沒什麼不可以。因為產權本身就是經濟所有制關係的法律表現形式。沒有違法的壟斷,不是壟斷合理的理由,而是反壟斷法律的缺位。
所有理論的本質都是工具。工具本身無所謂對錯。理論“好”還是“不好”取決於其解決的問題。這就好比錘子好還是改錐好,取決於你要解決的問題是釘子還是螺絲。在改造問題還是改造工具的選擇前,朱文的選擇是改造問題,我的選擇改造工具。
- 原標題:平台經濟:尋找最優的產權邊界——答朱海就商榷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廣凱 
-
聯想集團計劃登陸科創版
2021-01-12 21:31 股市 -
時隔5年,A股首次站上3600點
2021-01-12 18:05 股市 -
韓媒稱TCL電視在美國被迅速下架,官方:賣斷貨了
2021-01-12 17:04 上市公司 -
20年來,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都學了啥?
2021-01-12 16:4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藍思科技150億定增落地,湖南國資認購超1/3
2021-01-12 12:46 上市公司 -
聯發科受益華為營收新高,5nm處理器“掉隊”
2021-01-12 11:31 上市公司 -
蘋果現代合作造車?美媒稱因生產基地緊鄰中國
2021-01-11 14:41 上市公司 -
騰訊:國行Switch年出貨破百萬,將啓動Switch開發者扶持計劃
2021-01-09 16:20 大公司 -
特朗普封殺的這款中國APP,全球下載量超5億
2021-01-09 11:04 大公司 -
餓了麼迴應“騎手送餐猝死僅獲賠2000元”:升至60萬
2021-01-08 19:41 商業 -
鐵建重工科創板首發過會,曾研發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
2021-01-08 16:40 上市公司 -
比特幣5天漲1萬美元,經濟日報提示風險
2021-01-08 08:37 金融圈 -
國資入局,三六零回A股後首次定增縮水過半、耗時超2年
2021-01-07 17:03 上市公司 -
A股分拆上市首單:生益科技子公司科創板上市獲批
2021-01-07 10:42 上市公司 -
紐交所再度“變臉”:繼續推進中國三大運營商摘牌
2021-01-07 10:08 上市公司 -
中芯國際將撤出美國場外交易市場
2021-01-06 19:39 大公司 -
順豐等暫停收派全網至石家莊快件
2021-01-06 19:13 上市公司 -
上海試點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可脱離手機支付
2021-01-06 16:44 -
住建部等10部門發文後,物業股全線大漲
2021-01-06 16:29 中國房市 -
“破繭重生”,榮耀將發3款新機
2021-01-06 13:52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 評論 119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評論 485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評論 257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評論 806土耳其總統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評論 223最新聞 Hot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
“蓬佩奧事件”發酵,“美國之音”記者要求領導辭職
-
“國會山淪陷時,他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
澳大利亞的“雙標”,被本國專家扒得乾乾淨淨
-
蘋果要花1億美元幫助消除種族主義
-
美政府炒“脱鈎”,坑了在華歐企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監控名單上數十人都去了
-
法智庫做“白日夢”:一邊限制技術轉讓,一邊和中國做生意
-
都快走了,他還想着對國會“使壞”
-
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
美國男子用美國國旗打美國警察,被捕
-
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
“請總統赦免我”
-
特魯多“裝無辜”:面對中國,我們都“脆弱”
-
原住民把美政府告了:非法佔地160年,還想轉給礦企
-
美國真正“毒窟”在這?
-